基本案情
2023年3月,电白区黄岭镇东华村委会下石头垌村李某龙向东华村委会强烈反映:邻居李某冲拆旧建新屋时,违反两家在2021年达成的调解协议,增高自家地圹高度,使李某龙家面临排水困难,李某龙遂要求村委会出面解决。
东华村委会接到反映后,联系黄岭镇司法所现场调解,并联系驻村律师协助调解。2023年3月17日正式开展现场调解工作,本次调解由黄岭镇人大主席崔炳坤主持,粤茂所驻村律师覃思和副主任黄国凤律师共同协助调解。
法律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 【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条 【用水、排水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过程
粤茂所覃思律师作为该村委会的驻村律师,接到东华村委会的请求后及时回应,和粤茂所副主任黄国凤律师一起到村委会,双方当事人、黄岭镇司法所所长彭忠海和黄岭镇人大主席崔炳坤等,到村委会开展调解工作。崔主席表示,此次调解镇政府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这次调解引导村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律、按程序主张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同时,要发挥人民调解员和驻村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帮助村民群众释疑解惑,让村民群众明白,各方要遵守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调解前,律师先向当事人表明自己的居中角色,和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无利益关系,律师提供的意见供双方参考,当事人有采纳自由,若调解不成,不会强迫调解。在崔主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陈述案件情况,律师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争议细节。
双方的土地权属无争议,界至清楚,但因相邻问题发生过多次冲突。2018年因两家之间的公共道路和水坑问题产生矛盾,经东华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双方达成第1份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因双方屋宅位于山岭下,雨天常发生水淹问题,排水困难。李某冲为避免自家被水淹,打算在拆旧建新时增高地圹,李某龙认为两家地圹高度应持平,否则也会导致自家被水淹,遂拦路不让李某冲继续建新。2021年经东华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第2份调解协议,但李某冲没有履行协议,仍然增高了自家地圹,并称2021年的调解协议是因李某龙拦路威胁而签,不认可该份协议。
针对了解到的情况,律师就协议的效力、履行及违约责任等问题释明相关法律、提出法律意见,并和村委会、司法所等参与调解的各方引导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友好处理相邻关系。彭所长提出,在李某冲家的界至线往里留出一点空间修建公共排水沟,建沟费用由李某龙负责。为落实修建排水沟的可行性,各方到现场察看。
成功调解
到达现场后,律师继续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的同时,村委会及司法所通过现场测量,确定了修建公共排水沟解决两家排水问题是可行的。经解释和引导,双方当事人同意修建公共排水沟的方案,回到村委会签订调解协议。在协议订立过程中,律师就协议内容提出完善意见,避免后续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各方的见证下达成调解协议,至此调解完结。
调解效果
正所谓让则通,通则顺,在镇人大主席崔炳坤、司法所所长彭忠海和村委会书记谢嘉超、粤茂所驻村律师覃思、副主任黄国凤律师等人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调解心得
1、驻村律师开展调解工作,要紧靠基层干部及镇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调解效果。
2、调解前,律师应向当事人表明自己的居中角色,就事论事,平等对待当事人,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律师说话才有分量。
3、驻村律师要熟悉涉及乡村、土地的法律法规,调解过程中加以运用,对群众进行相关的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促使群众依法办事。
4、要让群众认识到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作出的协议同样有法律效力,在履行的过程中,各方应信守契约精神,不能随意反悔。
5、邻里遇到矛盾纠纷时,双方都要理性、谦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只有这样,邻里方能和睦相处。